猴的文化趣谈

免费 0 2
you管
you管 VIP 2025-07-29 14:35:04
价格:0.00¥   已售:0次
合集:《国际新闻》

猴的文化趣谈

   猴子,聪明、机灵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属猴的人,在他人眼里,脑子灵活、思维清晰,是标准的脑力工作者。

   “侯”,是对美猴的称赞,引申为一种美。《诗经》上有“海直且侯”一句,《韩诗》解释说:“侯,美也。”转引为古代贵族爵位的第二等,所谓“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”中的“侯爵”。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 方君主,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。秦汉时代,封侯拜将。于是封侯使“猴”增添了一种吉祥的象征意义。

   “猴”本来就是“候”也同“侯”,“候”的原义为“伺望,观察”,是猴性机灵聪明的一种表现。古人说,猴,候也;见人设食伏机,则凭高四望,善于候者也。也就是说,猿猴生性聪明警觉,善于识别猎手的诱饵,发现食物并不轻易去取,观望探察甚久,感到确实没有埋伏方才行动。

   “侯”姓,相传出自黄帝时的史官仓颉,本为侯冈氏,后简称侯姓。史载,春秋时晋国有侯氏。战国时魏国有著名的隐士侯赢,曾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。汉代有大司徒侯霸。唐代有宰相侯君集。明末清初有才子侯方域。现代有著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。

   “猿”,本为“袁”,“袁”字极像猿猴形,连尾巴都画出来了。故传中白猿常自称“袁公”。“袁”姓相传出自于大舜的后代,春秋时陈国有上卿为袁氏。汉代有流传甚广的“袁安卧雪”的故事。

   “禺”本是描绘猿猴形貌的一个象形字。鲁迅《故事新编》说,大禹的禹,其实就是“禺”,也是由“大猴子”变来的。“禺”又通“寓”,大约是把猴子关进屋里,便叫“寄寓”,后代渐渐人化为人的寓所。“禺”又通“愚”,暗示猴子摆脱愚昧才能进化为人。

  

layui

懂了吗?

layui
0 打赏
举报
0.208483s